助理教授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谭唤书博士于2011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获得流体力学专业的硕士学位。2014年至2018年在荷兰特文特大学Physics of Fluids课题组进行博士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化学工程学院Squires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年12月起在南方科技大学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和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任助理教授。
他的学术成果包括:
(1)发现并解释了在多组分液滴蒸发过程中由蒸发诱导的相分离现象。相关研究内容包括探索生活中ouzo酒滴在固体表面上的蒸发动力学行为,界面亲疏水性对蒸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混合液相分离导致的液滴自润滑效应,自润滑效应在超粒子合成中的应用等。(博士阶段)
(2)提出了实现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定向输运的新策略。相关研究还包括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微纳液滴的生成与输运,微流控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博后阶段)
在南科大,他实验室研究的关注方向是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当前聚焦于复杂流体系统中由物质传输导致的界面流动和混合液相分离的现象。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对诸多科学技术都非常重要,从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纳米工程,高端材料科学,到环境工程。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7.09 - 2011.06,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理学学士
2011.09 - 2014.05,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工学硕士
2014.10 - 2018.08,荷兰特文特大学,Physics of Fluids课题组,博士
工作经历
2018.08 - 2018.10,荷兰特文特大学,Physics of Fluids课题组,博士后
2018.11 - 2020.10,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化学工程学院,博士后
2020.12至今,南方科技大学,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液滴蒸发与溶解
胶体溶液稳定性
微纳液滴的输运
微流控器件
教学
高等连续介质力学(博士研究生)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
[14]. S. Lyu, H. Tan, Y. Wakata, X. Yang, D. Lohse, C. Sun*. 2020. On explosive boiling of a Leidenfrost multicomponent dro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ccepted.
[13]. A. Banerjee, H. Tan, T.M. Squires*. 2020. Drop-in additives for suspension manipulation: Colloidal motion induced by sedimenting soluto-inertial beacon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5, 073701.
[12]. H. Tan*, C. Diddens, A. A. Mohammed, J. Li, M. Versluis, X. Zhang*, D. Lohse*. 2019. Microdroplet nucleation by dissolution of a multicomponent drop in a host liquid.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70, 217-246.
[11]. H. Tan, S. Wooh*, H. Butt, X. Zhang*, D. Lohse*. 2019. Porous supraparticle assembly through self-lubricating evaporating colloidal ouzo drop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478.
[10]. X. Li, Y. Wang*, B. Zeng, Y. Li, H. Tan, H. Zandvliet, X. Zhang*, D. Lohse*. 2018. Entrapment and dissolution of microbubbles inside microwells. Langmuir, 34(36), 10659-10667.
[09]. Y. Li, P. Lv, C. Diddens, H. Tan, H. Wijshoff, M. Versluis, D. Lohse*. 2018. Evaporation-triggered segregation of sessile binary droplets. Physics Review Letter, 120(22), 224501.
[08]. L. Mandemaker, M. Filez, G. Delen, H. Tan, X. Zhang, D. Lohse, B.M. Weckhuysen*. 2018. Time-resolved in situ liquid-phas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infrared nanospectroscopy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hin film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9(8), 1838-1844.
[07]. C. Diddens*, H. Tan, P. Lv, M. Versluis, J. Kuerten, X. Zhang, D. Lohse*. 2017. Evaporating pure, binary and ternary droplets: thermal effects and axial symmetry breaking.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23, 470-497.
[06]. H. Tan, C. Diddens, M. Versluis, H. Butt, D. Lohse*, X. Zhang*. 2017. Self-wrapping of an ouzo drop induced by evaporation on a superamphiphobic surface. Soft Matter, 13(15), 2749-2759. Inside cover of the issue
[05]. H. Tan*, S. Peng, C. Sun, X. Zhang, D. Lohse. 2016. 3D spherical-cap fitting procedure for (truncated) sessile nano- and micro-droplets &-bubble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39(11), 106. Cover of the issue.
[04]. S. Peng, I. Devic, H. Tan, D. Lohse, X. Zhang*. 2016. How a surface nanodroplet sits on the rim of a microcap. Langmuir, 32(23), 5744-5754.
[03]. H. Tan, C. Diddens, P. Lv, J. Kuerten, X. Zhang*, D. Lohse*. 2016. Evaporation-triggered microdroplet nucleation and the four life phases of an evaporating Ouzo dro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31), 8642-8647.
[02]. X. Zhang*, Z. Lu, H. Tan, L. Bao, Y. He, C. Sun, D. Lohse. 2015. Formation of surface nanodroplets under controlled flow condi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30), 9253-9257.
[01]. H. Tan, Y.X. Huang*, J. Meng. 2014. Hilbert statistics of vorticity scaling in two-dimensional turbulence. Physics, of Fluids, 26(1), 015106.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一、博士后(Post-Doctoral Researcher)
岗位性质:
从事复杂流体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结合多种实验技术手段对复杂流体系统中出现的反直觉物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揭示其背后的物理机制,提出理论模型,进行对照实验和数值验证,并尝试开发新的技术应用。近期课题聚焦(但不局限)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复杂流体界面流动。聚焦于多相复杂流体系统中由传质导致的界面流动现象,通过搭建有针对性的实验平台对这类界面流动机制进行系统性探索研究;
- 多组分液滴在工程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利用多组分液滴的特性在工程应用中实现技术突破;
- 胶体颗粒稳定性和驱动性控制。关注如何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操控胶体颗粒的运动,如何建立理论模型并实现多物理场数值模拟;
- 肥皂泡肥皂膜探索性实验研究。对一些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自然现象进行实验探索。
岗位要求:
- 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规划;
- 有良好的流体力学专业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具有或即将获得力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 具备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在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 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岗位待遇:
- 根据个人科研资历,年薪30万起(含五险一金、福利、租房补贴及深圳市财政生活补贴18万元/年(免税)等);其中,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50万元;
- 享受南方科技大学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
- 可依托本单位申报市、省、国家级人才项目;
- 博士后出站,符合深圳市后备急人才条件的可获160万元住房补贴(免税)。
本课题组支持博士后与国际学者交流合作,并支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特别优秀者推荐前往本领域国际顶尖课题组进行短期交流学习。
二、研究助理A类(Research Assistant)
岗位性质:
实验室高级技术工程师,协助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为实验室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
岗位职责:
- 协助PI设计搭建实验平台;
- 协助PI选购大型实验设备;
- 协助PI开发实验新技术;
-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
- 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管理;
- 实验室安全管理。
岗位要求:
- 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做事认真细心;
- 动手能力强,熟悉实验室各种工具,有设计、制造或改造仪器设备的经验;
- 对实验技术感兴趣,发散性思维强,有志于发明新的实验技术方法;
- 具备以下2个以上实验技术:流动显示技术(如PIV、micro-PIV、PTV)、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共聚焦技术、3D微纳加工技术、光刻技术、材料界面改性技术;
- 有机械仪器等相关发明经历者优先;
- 力学、机械、机电、机器人或其他相关工科相关专业硕士优先;
- 有相关技术工作经验者优先。
岗位待遇:
起始年薪15万,五险一金,同时享受南方科技大学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和年终奖(13薪,加1-3个月工资的绩效年终奖)。
三、研究助理B类(Research Assistant)
岗位性质:
协助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有志在流体力学专业上深造的硕士学生。我们更希望招收的成员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科研潜力股,其对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具有持久的专注度,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研自主性,可以开心投入地做自己感兴趣的某项研究,具有探索发现、学习并创造的能力和热情。
岗位职责:
- 协助PI完成科研项目;
- 参与实验平台的设计和搭建工作;
- 参与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工作;
- 协助PI完成其他科研相关的任务。
岗位要求:
- 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 理工科专业背景,力学,电子机械,化工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 好奇心强、专注度高、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好,英文读写能力出色者优先;
- 在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学术论文者优先。
岗位待遇:
月薪8500,五险一金,同时享受南方科技大学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和年终奖(13薪,加1-3个月工资的绩效年终奖)。
- 请有意向者将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代表作全文和其他证明工作能力的材料,整合为单个PDF文件,发送至谭唤书助理教授邮箱:tanhs@sustech.edu.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