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主任/ 讲席教授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融亦鸣,1989年12月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前任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终身正教授;并因突出科研贡献获任WPI杰出教授。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2010-2015任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教授。融亦鸣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精密加工技术; 金属材料加工中的建模仿真及优化和制造系统生产规划与工装技术。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 得到美国科学基金会, 空军基础研究, 能源部等联邦机构和主要制造公司(GM, Ford, Caterpillar, P&W, GE, Ingersoll等等)的资助。回国后主持和参与自然科学基金, 973, 863, 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工业合作课题十余项。共发表学术专著二部,技术论文逾三百篇,以及应用专利等。
个人简介
融亦鸣,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系主任、致新书院创院院长。1989年获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终身正教授,机械制造学科负责人,计算机辅助制造实验室主任,并因突出科研贡献获任伍斯特理工杰出教授奖。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创新教学委员会主任等职。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高机能材料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
融教授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和制造工程学会(SME)会员。他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机械夹具设计研究方面的国际权威专家,其著作《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1999, Marcel Dekker)和《Advanced Compute r-Aided Fixture Design》(2005, Elsevier Science & Technology)等是该领域公认的权威书籍。融教授还是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理念最早介绍入国内的海外知名学者之一,曾因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美国SME大学领先奖提名。融教授担任过一系列国际科学研究机构的评阅专家,其中包括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等,还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项目的评审专家,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项目的评阅人。
科研方面,融教授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涉及经费数千万美元,来源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标准局、等联邦机构和主要制造公司(GM, Ford, Caterpillar, P&W, GE, Ingersoll等)的资助,与美国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工程机械制造业保持非常密切的合作。回国后,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来源有中国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以及东方汽轮机、沈阳机床、北京二机厂、华辰重机、银宝山新等企业。发表学术专著2部,技术论文400多篇(根据谷歌学术资料显示,个人H因子为32,文章他引3500多次,单篇他引最高190多次,是该领域杰出学者之一),以及应用发明专利多项。
研究领域:
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Processes)
制造过程(切削、磨削、热处理、增材制造等)建模、仿真、优化
制造过程检测及控制
制造系统(Manufacturing Systems)
生产过程及系统规划、系统集成
误差建模、分析及质量控制
生产模式:准时生产、精益制造及敏捷制造
数字化制造(Digital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工夹具设计、柔性夹具设计、智能夹具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工作经历:
2016-至今: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系主任,讲席教授,致新书院创院院长
2010-2015: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特聘教授,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校创新创业教学委员会主任,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98-2015: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
1990-1998: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工学院技术系助教授,副教授
1990-1990:美国肯塔基大学机器人与制造系统研究中心博士后,副研究员
1984-1985: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师
学习经历:
1987-1989:获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
1985-198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
1982-1984:清华大学制造工程专业, 硕士
1978-1981: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学士
所获荣誉:
2017年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
2017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4年获“第五届高速加工国际会议优秀论文”
2004-2010年获伍斯特理工学院“杰出教授”(John W. Higgins Professorship, WPI)
2009年获“37届北美制造年会最佳论文”
2009年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北美制造研究年会(NAMRC)最佳论文
2008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设计制造最佳学生项目导师
2004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
200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设计年会(DEC)最佳论文
2004年获“24届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和信息工程大会最佳论文”
研究领域
智能制造系统
CAD/CAM及其集成、计算机辅助工具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
金属材料机械物理性能控制
教学
机械工程导论(本科生)
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生)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
融亦鸣教授长期从事精密制造、数字化制造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发表高水平论文近400篇,撰写英文专著2部,累计获得研究经费近千万美元(经费来源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 )。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 研究领域
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精密加工、能源工程、先进成形与增材制造
>>>> 岗位职责
1. 开展博士后相关研究工作;
2. 岗位要求的其他职责。
>>>> 任职要求
1. 正规高校相关专业毕业,博士学历,有较好的科研经历;
2. 有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 有较好的专业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能撰写高水平中、英文研究论文。
>>>> 福利与待遇
2. 薪酬福利不少于30万元(含市财政给予的生活补助18万元/年);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薪酬福利可达38万元。
3. 可作为负责人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
4. 出站后留深圳工作可申请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5. 符合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申请获得相应的住房补贴;
6. 海外博士留深工作符合相关人才政策条件可以申请孔雀计划160-200万住房补贴,并有机会获得 300-500万科研启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