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化学系
许宗祥教授,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厦门大学廖代伟教授课题组,于2004年获得物理化学硕士学位。2008年12月,在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支志明院士,随后在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5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建立了分子光电实验室。
许宗祥博士的研究涉及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设计、合成以及光电器件应用研究等领域:探索简单化学反应合成廉价的高性能光电材料;设计调控分子结构,研究分子排列成膜对材料、器件性能影响;重点关注分子设计规律,材料器件构效关系;开发全溶液工艺制备高性能光电器件,专注实现产业化。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发表文章>140篇(Google Citation > 4800, h-index = 39),包括JACS、Angewandte、AEnM、AFM、Nano Energy、JEC、CEJ等,多篇文章被选为封面及多家媒体报道。已获授权3项美国专利,1项国际专利,13项中国发明专利。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
1. 金属酞菁设计、合成
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应用
3. 有机发光器件空穴注入
4. 能源存储器件
教学
任职南科大期间,撰写多门课程大纲,负责创建了4门课程:1.物理化学实;2.微纳合成、技术与应用;3.纳米材料合成与技术;4.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
目前主讲的课程包括化学原理A(通识课程),并于2019年获化学系推荐担任化学原理课程负责人;有机电子学概论(专业选修课)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
2012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主要开展酞菁半导体分子材料及有机光伏材料设计合成与光电器件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申请获批科研经费近1000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深圳市各类科研项目10项,其中已完成验收8项,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90余篇,申请国际/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授权13项。所开发基于酞菁无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望取代商业化产品并获得第三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最具创新能力奖。针对不同光电器件结构(三极管/二极管),申请人通过分子调控,实现酞菁材料成膜后的分子堆积构型(edge-on/face-on)的调控,满足不同器件应用需求。申请人开发的八甲基和四丙基取代铜酞菁,首次实现酞菁材料在钙钛矿上形成face-on堆积构型,更有利于二极管器件载流子传输,大幅度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同时酞菁材料优良的光热及物理、化学稳定性对钙钛矿器件形成良好封装作用,使器件寿命达到2000小时以上,为迄今报道的最优性能之一,该研究成果发表有Nano Energy。近期,申请人通过通过金属模板法合成了对位甲氧基三苯胺取代的铜酞菁(p-O-TPA-CuPc)。实验测得器件在空穴传输层非掺杂条件下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7%,接近Spiro-OMeTAD掺杂器件效率(20.19%),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为目前报道的基于非掺杂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性能之一。同时p-O-TPA-CuPc的价格相对低廉,其实验室合成成本约为为~190 RMB/g,不到spiro-OMeTAD商业采购价格的四分之一(~800 RMB/g),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